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皮肤 > 网状青斑和坏疽 > 网状青斑和坏疽概述

网状青斑和坏疽
症状 网状青斑和坏疽
概述 网状青斑是一种皮肤痉挛病,有些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下也会出现网状青斑。坏疽是组织坏死后因继发腐败菌的感染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呈现黑色暗绿色等特殊形态改变。
部位 皮肤
人群 新生儿 儿童

网状青斑和坏疽概述

  网状青斑和坏疽同时出现,可见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的发病原因尚未十分明了,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免疫复合物。据研究部分乙型肝炎患者合并本病时,乙肝病毒及其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在本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2、过敏因素。有的学者认为药物如青霉素、磺胺以及注射血清的过敏,也是本病的病因。

  综合各家所述,本病的发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其发病与免疫机制失调有关。

  该病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而分属于中医多种病症范畴。中医认为与火热、痰结、血淤关系密切,最终导致的是脉络阻塞,气血凝滞,血淤痹阻而成本病。

  结节性多动脉炎早期表现为发热、高血压、急性腹痛,周围神经病变和肌肉、关节病变。可无局部症状,或仅有皮肤的局限性病变表现,根据病变累及组织器官情况,临床上将结节性多动脉炎分为全身型和局限型两种类型。

  一、皮肤型表现

  1、皮下结节:主要侵犯皮下组织中的中等大小动脉,好发于小腿,也可波及上肢、手、躯干、耳垂等部位,可扪及沿表浅动脉排列、黄豆大小、表面潮红的皮下结节,伴有疼痛和压痛,每个结节大小约0.5~1厘米,呈玫瑰红或近正常皮色。

  2、网状青斑、风团、水疱、紫癜等。

  二、系统型表现

  患者常有不规则发热,体重减轻、乏力、多汗、关节痛和肌肉疼痛等。有些可出现高血压,可出现多脏器受损害的表现,其中以肾小球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最常见,出现蛋白尿、血尿及肾绞痛。

  总之,本病最具特征的是沿浅表动脉分布的皮下结节,网状青斑和紫癜性损害。结节性多动脉炎出现网状青斑及坏疽可根据以下情况辨别:

  1、网状青斑:是一种由于皮肤局部血管舒缩功能紊乱,致使细小动脉痉挛和细小静脉扩张,血液淤滞而出现的皮肤局限性紫蓝色网状青斑。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网状青斑多发生在正常儿童和青年女性,网状青斑多出现在肢体外露的部位,如手、前臂、踝部和小腿,亦可累及整个肢体,少数病人也可发生于颜面和躯干。病人怕冷,发作时肢体冷感,发胀和感觉异常,在寒冷季节发作频繁,温热季节发作少见,肢体下垂时花斑明显,上举或用手抚摸时,斑纹减轻或消失。不伴有全身症状。

  2、坏疽脓皮:表现为破坏性坏死性、非感染性的皮肤溃疡,临床还出现疖样结节、脓疱或出血性大疱。就早期结节红斑或脓疱,可归属于血管炎。触痛性的结节红斑,初为红色,以后中央变蓝色,最终形成溃疡。一个或多个水疱脓疱,类似痤疮、毛囊炎、一过性棘层松解性皮病或疱疹样皮炎等。两种皮损可同时出现鶒,也可互相转变。皮损可发生于正常皮肤或原有皮肤病的部位。潜行性边缘的痛性溃疡和渗出带有恶臭的黄绿色脓液具有诊断价值。一旦明确诊断即予口服大剂量皮质激素。

  3、干性坏疽:大多见于四肢末端,例如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和冻伤等疾患时。此时动脉受阻而静脉回流通畅,故坏死组织的水分少,再加上体表水分易于蒸发,致使病变部位干固皱缩,呈黑褐色,与周围健康组织之间有明显的分界线。由于坏死组织比较干燥,因此腐败菌感染一般较轻。

  4、湿性坏疽:多发生于与外界相通的内脏(肠、子宫、肺等),也可见于四肢(伴有淤血水肿时).由于坏死组织含水分较多,故腐败菌感染严重,局部明显肿胀,呈暗绿色或污黑色。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吲哚、粪臭素等,造成恶臭。

  1、一般治疗

  发作期要适当休息,去除感染灶,避免使用过敏药物。注意保暖,避免感冒,保持精神舒畅。

  2、免疫抑制剂

  可用环磷酰胺,皮质类固醇激素,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3、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瘀阻,表现为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体温增高,口渴,大便干,小便黄,可选用四妙勇安汤加减(当归10克、玄参15克、生地30克、银花15克、川芎9克、红花9克、土茯苓15克);寒湿入络,表现为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软,可选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当归15克、细辛3克、木通6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赤芍10克、鸡血藤15克)。

  4、单方验方

  据介绍下方可治本病:红参4.5克、生芪45克、酒当归18克、赤、白芍各9克、白芥子15克、丝瓜络9克、路路通9克、伸筋藤15克、川牛膝15克、丹皮12克、山萸肉9克、怀山药9克,每剂加黄酒30克,煎服,每日一剂,连用一个月。

  5、外治法

  轻粉4.5克、黄丹、黄柏、密陀僧、乳香、高未茶各9克、麝香1.5克,共研细末,先用葱熬汤洗患处,再外擦此药。

  1、免室内过冷或过热,温度要适宜。

  2、防感染,增强体质,提高自身免疫功能,生活规律,心情舒畅。

  3、强营养,忌烟酒及辛辣刺激物品,亦忌肥甘厚味之品。

相关疾病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