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疾病库 > 儿科 > 小儿结核病 > 小儿结核病病因

小儿结核病病因:

  小儿结核病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结核病的病原菌由koch在1882年从病人的痰中发现,形如杆状,故称结核杆菌。因属于分枝杆菌属,又称结核分支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后,在组织中引起特异性与非特异性的组织反应。结核性炎症的基本组织改变为渗出、增殖与变质。在渗出性改变中渗出物系由炎症细胞、浆液与纤维蛋白所组成,单核细胞与纤维蛋白是其中主要成分。增殖性改变以结核结节及结核性肉芽肿为主,渗出及变质次之,上皮样细胞结节的形成及朗罕巨细胞的存在是结核性炎症的主要特征。在变质过程中其特征改变则是干酪样坏死,常出现在渗出性病变中。结核性炎症的良好结局是吸收、纤维化、钙化与骨化。

  一、原发综合征(primary complex)

  病菌由呼吸道传入肺部后,在肺泡内产生初染病灶,其部位大都在肺上叶的下部,尤以右侧为多见,靠近胸膜。病灶多1个,偶可有2个或多个。原发病灶初呈脱屑性肺炎或纤维蛋白性肺炎的表现,中心有干酪样坏死,继之增殖性结核结节出现于其周边,而后病灶周围有纤维包膜形成。病菌随病灶周围的淋巴管侵入肺门淋巴结。干酪化淋巴结往往数个粘连,紧贴于支气管壁。总之,原发综合征由四个部分组成,即:

  1、肺部初染病灶;

  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3、引导初染病灶至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

  4、初染病灶邻近的胸膜炎。原发综合征不仅见于肺部,也可在肠部、咽部、皮肤等处发生。

  二、示原发综合征

  1、肺部初染病灶;

  2、支气管淋巴结结核;

  3、引导初染病灶至淋巴结之间的淋巴管炎;

  4、初染病灶邻近的胸膜炎。

  原发综合征一般都倾向于痊愈,病灶周围形成纤维包囊,中心干酪化物质最后钙化。愈合方式为钙化,是小儿结核病特点之一。但年龄小,感染菌量多,抵抗力薄弱的患者,病变可以恶化,在肺部往往造成下列情况:

  1、肺部初染病灶扩大,中间干酪化坏死,形成原发空洞,有时发生支气管、淋巴管或血行播散。

  2、支气管淋巴结穿入支气管造成支气管播散性干酪样肺炎,阻塞支气管可造成肺不张或肺气肿,有时淋巴结病灶引起血行播散而成粟粒型肺结核或结核性脑膜炎。

  由此可见淋巴系统的广泛受侵和全身性血行播散倾向是小儿结核病的特点。

  结核性无支气管的病在大体上可以看到支气管受压变形、粘膜面粗糙、淋巴结支气管瘘及肉芽肿,支气管内有干酪物质栓塞。

  此外,肺结核可以引起大疱性肺气肿及蜂窝样肺气肿,在经过治疗后的粟粒型肺结核中较常见。大疱性肺气肿的发生是由于治疗后的干酪化病灶迅速被吸收,空气进入空腔内引起急性扩张所致。蜂窝样肺气肿则由于支气管不完全性活瓣性阻塞所引起;空气可以进入肺泡内,而呼气有困难,致使气体滞留,同时,由于有病变的肺泡壁弹性较差,致易于形成蜂窝样肺气肿。

  三、续发性肺结核又称成人型结核。

  发病理论:

  1、外来的再度感染:原发性结核趋静止后再次感染结核杆菌,病灶往往在肺叶上部。再度感染时组织反应较强烈。病变为浸润性,周围有多量渗出性组织变化。多见于较大儿童或成年人,故有成人型结核之称。

  2、内在的病灶复燃。此类病变大多来自原发性血行播散所遗留的陈旧病灶,常见于肺尖部。亦可由已愈合的原发病灶恶化而引起。

  续发性结核与原发性结核相比,有下列不同点:续发性结核多位于肺尖,很少累及肺门淋巴结,容易形成空洞并沿支气管播散,在痊愈期有多量的纤维化,甚至有硬化现象,但钙化较少;浸润性病变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形成空洞,进行支气管播散。有时由于干酪性肺炎纤维局限或空洞的引流支气管发生阻塞,可形成充满干酪样物质的球形病灶,称为结核瘤。其直径一般为2~4cm,多数位于肺上叶靠近胸膜处。

推荐医生

    暂无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