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其盛:血载气气推血,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宜补气养血

2024-01-24 15:18:37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我要分享

在现代社会,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作为一种古老的医学体系,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特殊优势。国家级名中医谢昌仁弟子、南京太乙堂中医院特邀专家任其盛主任,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方面有独到见解,认为:血载气而营运脉中,气推血而达四肢百骸。一旦血脉痹阻致使气血完全阻塞不通,就会引发心脑器官缺血性坏死,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中医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取效关键是补气养血,通过补气养血来解决气血阴阳亏虚和痰浊淤血内停问题,实现临床治疗目标。

任其盛主任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曾师从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专家谢昌仁教授;江苏省名老中医、中医内科杂病高手张济群主任;南京市名老中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陈寿春教授等杏林名宿学中医理论和诊疗技术,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名师的宝贵经验,深得诸师临证精髓

在全面继承诸师学术经验的基础上,任其盛主任长期据典辨析,疑病索解,俯身临床,总结临床,升华临床,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脾胃病、肾脏疾病及妇科病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独到见解,临床效果显著。尤其在方药配伍上达到了执简御繁、纲举目张之境界,受到同行的首肯和患者的信赖。

任其盛主任尤其对心脑血管病因病机有深入研究和独到把握,认为心脑血管源于脏腑阴阳失衡(阳偏胜、阳偏衰、阴偏胜、阴偏衰),阴阳失衡使机体正气亏虚,主要包括肾阳虚或肾阳虚,以及脾虚。

任其盛说,肾阳虚者必不能鼓动五脏之阳,而心阳不振,则易使血脉失于温煦而致气血凝滞;肾阴虚则不能滋养五脏之阴,致使心阴内耗,脉道失润。心阴亏虚易致心火偏旺,灼津成痰,使痰浊内生,痹阻脉络。再者肾精亏虚可致脑髓失充,神机失控,神明失养,均可引发心脑之脉痹阻不通,使心脑失养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又因肝肾同源,肾阴虚可引发肝阴虚,肝阴虚不能制阳,可使肝风内动,痰浊淤血上扰而发为脑血管疾病。

而脾虚则可使脾失健运,生化失常,使气血虚弱,脏腑失养。气虚则推动无力,血虚则脉络失调,致使心脑失养、功能紊乱而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可见脾虚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原因。

脾虚导致的另一个结果是痰瘀。脾气亏虚可致津液不能够正常运化,从而使津液聚而成痰。痰瘀无论停留于机体何处,均可导致脉络痹阻,使脏腑气血供应受阻,造成并加剧对脏腑功能的损害。因为心脑生理活动全赖气血濡养,一旦气血供应受阻,就容易发生各种病变。心脑首当其冲,容易受其侵害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一旦血脉痹阻致使气血完全阻塞不通,此时就会引发心脑器官缺血性坏死:在心,表现为胸疼彻背、背痛彻心的胸痹;在脑,则表现为口眼歪斜、言语不利、肢体麻痹不仁等。可见痰瘀不仅是心脑血管疾病形成的关键,更是心脑血管疾病形成的重要临床标志,是中医临床诊断心脑血管疾病及其辨证施治的重要依据。

任其盛主任总结说,源于脏腑阴阳失衡的气血失调、供血障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病机。因为正常情况下,血载气而营运脉中,气推血达四肢百骸。气能生血、行血摄血,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行血也行,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协调。气不足则血运迟缓,气滞血瘀、气血失调易致心脑血管供血障碍,而供血障碍则是心脑血管病变关键所在。

在深刻把握心脑血管病因病机的基础上,任其盛主任认为,中医心脑血管治疗应重视祛痰化瘀,通过补气养血纠正正气亏虚。在临床上通过疏通经脉瘀滞、调理气血使其通畅,来解决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的问题,最终实现纠正本虚、实现人体阴阳平衡之目的。该疗法能解决气血阴阳亏虚这个本,还能治疗痰浊淤血内停治这个标,标本兼治,深受心脑血管患者信赖与欢迎。

【名医档案】

任其盛  副主任中医师

太乙堂特邀专家

师从国家级名中医谢昌仁

简介

早年毕业于南京中医学院。曾师从谢昌仁、张济群、陈寿春等知名中医,深得名师临证精髓。

长年致力于心脑血管疾病、中医脾胃病、肾脏疾病及妇科病的研究。

从事中西医内科临床40余年,具有丰富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临床实践经验。结合自身多年潜心研究,融会贯通并自主创新心脑血管等各病种治疗体系。

运用中医特色方法进行诊疗,擅长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等疑难杂症采用内治法与外治法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注重辨病与辨证的结合。

擅长:

在辨证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脑梗塞、脑血栓、脑萎缩、中风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和偏头痛、眩晕等神经内科疾病卓有建树。

于急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慢性胆囊炎、咳嗽气喘、老慢支、慢性肾炎、妇科等各种疑难杂症诊疗领域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

善用太乙堂“扶正祛邪 抗癌消瘤”中医体系辨证治疗肿瘤疾病,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带瘤生存有深入研究。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