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腹部 > 便下恶臭 > 便下恶臭治疗护理

便下恶臭治疗护理:

  便下恶臭多由于痢疾引起,其治疗措施如下:

  一、西医治疗

  1、急性痢疾普通型的治疗

  ①常规疗法:患儿要卧床休息、隔离和采用消毒措施。饮食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吐泻、腹胀重的患儿可短期禁食。

  ②抗生素疗法:可选用氟哌酸、庆大霉素、黄连素和复方新诺明等联合口服。疗程7-10天。

  ③吸附疗法:可给予思密达,其对细菌和毒素有强大的吸附作用,并可抑制细菌生长,还可与黏液蛋白结合并相互作用,加强肠道黏膜屏障作用。

  ④微生态疗法:可用含双歧杆菌制剂。它通过与肠道黏膜上皮细胞结合,起占位性保护作用,抑制细菌入侵,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

  ⑤补液疗法:根据脱水情况决定补液方法和补液量。

  2、慢性痢疾的治疗

  ①抗生素疗法常用药物和剂量同急性菌痢的治疗,但疗程要长。可采用间歇疗法,用药7-10天,休息4天,再治疗4天,休息4天,再重复4天,总疗程3-4周。也可用黄连素或大蒜混合液灌肠治疗。但应注意长期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应在大便培养转阴、脓血便消失后即改用中药、维生素、微生态制剂和思密达等药物。

  ②饮食疗法:慢性菌痢除抗菌治疗外,还应注意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3、中毒型痢疾的治疗

  ①改善微循环:可利用阿托品类药物解除血管痉挛,防止休克。用多巴胺、酚妥拉明、异丙肾等扩张血管。用冬眠药物氯丙嗪抑制血管壁上受体,使微血管扩张,改善微循环,且有镇静、降低基础代谢作用。用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消炎、减轻脑水肿、减轻中毒症状。

  ②扩容及纠酸:按输液速度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的补液原则进行。

  ③呼吸衰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呼吸兴奋剂,危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或人工呼吸。

  ④减轻脑水肿:对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脱水剂甘露醇,加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或快速静脉滴注。

  ⑤控制感染:及时作药敏试验,合理使用抗生素。在药敏结果出来以前,一般首选喹诺酮类药物如环丙氟哌酸静脉给药,但因此类药可能会影响幼童骨骼发育,疗程不宜过长。一般为5-7天。还常用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氨噻肟控制感染。

  ⑥降温:可用莱比林、扑热息痛、萘普生等降温,也可冷盐水灌肠、物理降温。

  二、中医治疗

  1、湿痢疾

  治法清热燥湿,调气行血

  方药 芍药汤加减 方中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止痢;大黄、槟榔荡热去滞,通因通用;木香、槟榔调气行滞;当归、芍药、甘草行血和营,缓急止痛;肉桂辛温,反佐芩、连。大黄之苦寒,共成辛开苦降之势,以散邪气之结滞。痢疾初起,去肉桂,加银花、穿心莲等加强清热解毒之力。有表证者,加荆芥、防风解表散邪,或用荆防败毒散,逆流挽舟。兼食滞者,加莱菔子、山楂、神曲消食导滞。痢下赤多白少,肛门灼热,口渴喜冷饮,证属热重于湿者,加白头翁、黄柏、秦皮直清里热。痢下白多赤少,舌苔白腻,证属湿重于热者,去黄芩、当归,加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等运脾燥湿。痢下鲜红者,加地榆、丹皮、仙鹤草、侧柏叶等凉血止血。

  2、寒湿痢

  治法温化寒湿,调气行血

  方药 胃苓汤加减。

  3、疫毒痢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方药 白头翁汤加减。

  4、虚寒痢

  治法温补脾肾,涩肠固脱

  方药真人养脏汤加减。

  5、阴虚痢

  治法 养阴泄热,清肠止痢

  方药驻车丸合黄连阿胶汤加减。

  6、休息痢

  治法 益气健脾,调气导滞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减。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