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腹部 > 嗳气 > 嗳气概述

嗳气
症状 嗳气(别名:打饱嗝,饱嗝,噫气)
概述 嗳气,俗称“打饱嗝”、“饱嗝”,是各种消化道疾病常见的症状之一。气从胃中上逆,出咽喉而发出声响,声音长而缓的表现。
部位 腹部
人群 儿童 孕妇 女性

嗳气概述

  属胃气失和而上逆的一种表现。与短促冲击有声的呃逆不同。饱食之后,偶有嗳气,无其他兼症,不属病态,多可自愈。临床根据嗳声和气味的不同,以辨证之虚实。嗳气酸腐,兼脘腹胀满者,多为宿食停滞,属实证。

  嗳气之病机,主要是脾胃不和,胃气上逆所致。胃为水谷之海,无物不受,若因饮食不调,起居不时,致脾胃阴阳不和,脾之清阳不升,胃之浊阴不降,或胃中生痰生火,或脾胃虚衰,致使胃气上逆而为嗳气。

  1、饮食不节,恣食生冷水果或粘滑难消化等物,致使损伤脾胃,其物滞于中宫,宿食不化故为嗳气。《病源论》曰:“谷不消,则胀满而气逆,所以好噫而吞酸。”

  2、外感风寒,寒气客于胃,可致嗳气。如《伤寒论》曰:“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

  3、忧愁思虑过度,因伤脾胃;或暴怒伤肝,肝气乘胃皆可致嗳气。

  4、病后或年迈脾胃虚弱,胃虚气逆,可致嗳气。

  嗳气在中医一般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2、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3、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晄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能引起嗳气的疾病:

  急慢性胃肠道炎症、胃扩张、吸收不良综合征、幽门梗阻、肠梗阻、消化不良、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胰腺炎、肝癌、肠系膜血栓、腹膜炎、哮喘、低钾血症、结缔组织病、粘液性水肿等。

  1、伴有嗳气、返酸、上腹部不适、腹泻——首诊消化内科

  2、伴全腹疼痛、进行性加重、腹肌紧张、拒按、呕吐——急诊普外科

  3、伴明显腹部包块、纳差、消瘦——首诊肿瘤外科或普外科

  4、伴口苦、食欲不振、心悸、软弱无力、抽搐——首诊普外科

  5、伴厌食油腻、疲乏——首诊消化内科、肝病专科。

  诊断:

  1、食滞停胃嗳气:嗳气伴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嗳声闷浊或恶心,嗳气不连续发作,胸脘痞闷,不思饮食,大便有(不消化的)酸腐臭味或便秘,舌苔厚腻,脉象滑实。治疗可用枳实导滞丸或保和丸。

  2、肝气犯胃嗳气:嗳气频繁,嗳声响亮,胸闷不舒,胁肋隐痛,舌苔薄白,脉弦。治疗可用柴胡疏肝散、气滞胃痛颗粒、疏肝健胃丸。

  3、脾胃虚弱嗳气:嗳气断续,嗳声低弱,呕泛清水,不思饮食,面色晄白或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虚弱。治疗可用人参健脾丸。

  鉴别诊断:

  嗳气和呃逆,在中医讲,都属于“气机上逆”。但是嗳气与呃逆是不同的:嗳气声音“嗝——嗝——”作响,沉闷而悠长,间隔时间也较长,是气从胃中上逆;而呃逆声音“呃、呃、呃……”作响,尖锐而急促,气从喉间发出,同时伴有躯干震动和耸肩。

  需要注意的是,许多疾病,都可以导致呃逆。胡医生在临床上曾经发现两例急性肝炎、一例甲状腺机能亢进,一例肺部炎症,在发病早期,是以单纯呃逆这个症状为主诉而就诊的。的一个骨科专家,呃逆三天,以为胃病,于我处做胃镜检查,未见异常,其后开舒发烧,做肺部CT,发现局限性炎症征象,经抗生素等治疗,烧退,呃逆遂止。

  应尽量避免腹部受凉,还要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比如:饮食要有规律,不能暴饮暴食在秋冬季,饭前应先喝几口温开水;不要吃得过冷或过热;吃饭时细嚼慢咽,避免边说话边吃东西;进餐时保持愉快而平和的心情。

  饮食忌生冷及不消化之物,对于甜食,酸食亦要注意少号,因甘能填中作满,易于引起嗳气。生活上要注意防寒防潮,不能受凉,特别要保护好胃脘,使中阳不受损伤。此外,注意性情调摄,不能生闷气,注意性情开朗,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烦琐事务,要注意排解开,不要老是闷在心里。同时要积极治疗脾胃病,使其早日康复,这也是防止嗳气的积极措施。

  嗳气是发生在脾胃而又与机体多脏器有关的一种病证。由于病机之异,病变涉及的脏器不同,故而临床上需根据病情的特点不同,酌情选用宣、通、平、降、健脾诸法。

  “宣”能宣发肺气,以利腑气的通降,常用桔梗、杏仁。

  “降”能顺和胃气,常用陈皮、半夏以恢复胃气的通降功能。

  “通”能通腑导下,常用大黄、川朴等使腑通逆降。

  “平”则平肝敛降,重用白芍,以制肝气横逆,使中焦升降自主。

  “健脾”培中,恢复脾之运化功能,使升降协调,则诸证可除。

  如有脾胃虚寒所致者,又当温中降逆,可选理中汤加味。

  按摩法:

  1、摩腹:以一手掌面贴于上腹部,另一手掌面紧贴于该手背,双手重叠,顺时针方向揉3~5分钟。

  2、按摩内关穴:以拇指指端按摩内关穴(腕横纹上2寸处)3~5分钟。

  3、指压足三里穴:用手指指端压揉足三里穴(两腿外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嵴1横指处),每日2次,每次3~5分钟。

  4、治疗烧心、嗳气的方法以指压胸骨和肚脐连接线中央的“中脘穴”,颇具效果。一边吐气一边用拇指在此用力强压6秒钟,重复5次时,胸部的难受感就消失了。

  5、压“第三厉兑”穴。第三厉兑穴位于脚第三根趾头的第一关节和第二关节之间,使用前面的要领,用拇指和食指用力向下压,如此重复3次即可。

  偏方:

  如果不慎与打嗝“狭路相逢”,不妨试试以下方法:

  喝水弯腰法:喝几口温开水,慢慢咽下,并做弯腰90度的动作10—15次。因胃部离膈肌较近,可从内部温暖膈肌,在弯腰时,内脏还会对膈肌起到按摩作用,缓解膈肌痉挛,达到止嗝目的。

  屏气法:直接屏住呼吸30秒—45秒,或取一根干净的筷子放入口中,轻轻刺激上腭后1/3处,打嗝症状会立即停止。因为用筷子刺激上颚会诱发咽反射,能使患者突然屏气,使气道内二氧化碳浓度增高,从而干扰打嗝的神经反射活动。但心肺功能不好的人慎用此法。

  惊吓法:趁患者不注意猛拍一下患者的后背,有时也能止嗝。因为惊吓作为一种强烈的情绪刺激,可通过大脑皮层传至皮下中枢,抑止膈肌痉挛。但对儿童、高血压、心脏病人应慎用。

  此外,还有几种中医推荐的方法,能有效治愈打嗝:平躺在床上,用两手大拇指按压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内眼角处)2—3分钟;取白糖50—100克,分2—4次放入口中含化,半小时内禁止摄入其他食物、水,但糖尿病及糖耐量异常者慎用;将20—30克生姜洗净,放入口中咀嚼,10分钟后吞服,适用于受凉引起的打嗝。

  解除婴幼儿嗳气打嗝的巧妙方法有以下几种:

  1、当婴儿打嗝时,先将婴儿抱起来,轻轻地拍其背,喂点热水。

  2、将婴儿抱起,用一只手的食指尖在婴儿的嘴边或耳边轻轻的挠痒,一般到婴儿发出哭声,打嗝即会自然消失。因为嘴边的神经比较敏感挠痒可以使神经放松,打嗝也就消失了。

  3、将婴儿抱起,刺激其足底使其啼哭,终止膈肌的突然收缩。

  4、不要在婴儿过度饥饿或哭很凶时喂奶,也是避免宝宝打嗝的措施之一。

 

  饮食忌生冷及不消化之物,对于甜食,酸食亦要注意少号,因甘能填中作满,易于引起嗳气。生活上要注意防寒防潮,不能受凉,特别要保护好胃脘,使中阳不受损伤。此外,注意性情调摄,不能生闷气,注意性情开朗,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烦琐事务,要注意排解开,不要老是闷在心里。同时要积极治疗脾胃病,使其早日康复,这也是防止嗳气的积极措施。

相关疾病
暂无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