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医改:县级公立医院为试验田

2012-03-27 09:55:59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县级医院成改革试验田

  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对于这块难啃的骨头,此次《医改规划》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把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放在突出位置,以破除“以药补医”机制为关键环节,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采购机制、价格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加强以人才、技术、重点专科为核心的能力建设,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2015年要实现县级公立医院阶段性改革目标。

  而对于县级以上的大医院,《医改规划》鲜明提出“限制扩张”的思路。落实政府办医责任。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合理确定公立医院(含国有企业所办医院)数量和布局,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规模和设备配备。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

  《医改规划》还强化了相关部门的监管智能。规划表示,医保经办机构和卫生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医疗服务行为的监管,制止开大处方、重复检查、滥用药品等行为。强化医保对医疗服务的监控作用,采取总额预付、按人头、按病种付费等复合支付方式,引导医疗机构主动控制成本。

  此外,《医改规划》积极鼓励社会资本发展医疗服务业,首次提出“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达到总量的20%左右”的目标。

  改革不看政策看疗效

  最后能达到怎样的效果,与当地执行机关的水平和其对政策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

  “从《医改规划》的内容来看,中央政策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但是最后能达到怎样的效果,与当地执行机关的水平和其对政策的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英国Intertek天祥医学检验所总经理陆培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陆培以医师多点执业的政策为例具体阐述,2009年底,卫生部下发《关于医师多点执业有关问题的通知》中表明,医师受聘于两个以上医疗机构执业的行为,应当向当地卫生部门申请增加注册执业地点。此举被视为盘活医院资源的有效举措。然而,政策颁布以后却鲜少有人主动申请注册,成为卫生部门备案的“多点执业医师”。

  “中央拟定政策的初衷很好,希望好的医生能到民营医院、一级和二级医院去,增强基层的医疗实力。但实际情况是,一个医生如果要下基层,必须要在自己本职工作完成且有精力的情况下才能去,甚至还要和自己的医院报备、得到审批,这个在现实情况下很难做到。”陆培表示,这也说明了其实很多政策是好的,但是关键是执行。

  陆培认为,由于医疗资源和信息的不对称,基层医院病人较少,人们更愿意相信大医院,这也加剧了大医院的看病难度。但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改善待遇、取消药品加层、增加诊疗费收入就能够解决的,还需要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比如,一些保险公司只有二甲医院以上的诊断才能受理,在二甲以下的病例根本不纳入理赔,这些情况如果不配套上去的话,要病人下基层很难”。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