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医院危机四伏 出路在何方?

2011-12-28 16:21:4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近期广东高校发生一名学生半夜发病求助校医最后却身亡的悲剧,再次引发社会对校医的关注。锡城的高校校医医疗水平如何?连日来记者走访多家在锡高职院校发现,现在一些高校的校医院医疗水平不高,学生、教师到校医院就诊主要图“就近”,更多的是直接拿药,而有的校医也省略了问诊的环节。

  走访发现,锡城高校校医院规模及校医设备、人员配备等参差不齐。江南大学的校医院是全市高校中硬件水平最高的了,设有内科、外科、五官科、妇科等科室,配置有B超、CRX 光摄片机等医疗设备,有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生17人。与之相比,不少高校的校医院只能称之为校医室,不仅面积小,医护人员也只有三五人,只能提供小毛小病的简单诊断和医治。

  采访中,师生们对校医院的评价都不高。一位高职院校的年轻老师坦言,她入校5年来只去过一次校医室配感冒药,“至于医务室有多少医生,检查设备如何,一概不清楚。”有不少学生声称,入校两三年还没有去过校医院。

  业内人士反映,一些校医工作积极性不高,原因在于工资水平、职称评定等因素制约。一般来说,校医院职工属于教辅人员,工资水平比普通教师差一些。再加上评职称时和大医院医生“同台竞争”,评定难上加难,一般都是“主治”到退休,评上副高者寥寥无几。在这种状况下,高校校医的吸引力很低,导致人员结构老化。另一个客观原因取决于医保政策。据了解,目前在锡的高校教师、在校大学生就医全部纳入医保体系,师生看病可按自己需求到大医院去看病。这虽然减轻了校医院的医疗服务压力,但其医疗水平也得不到提高。

  校医院的“出路”在哪里?业内人士建议,按卫生行业属地管理的原则,可将高校校医院逐步纳入属地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实行社区卫生服务规范化管理,政府在政策上、资金、业务上予以相应资助。实际上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校医院的服务人群也越来越多。目前江大在册学生达2.47万人,加上教职工、退休人员等,校医院的服务人群超过3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普通社区的规模。

  卫生部门人士认为,在医疗服务上,校医应该参照全科医师的要求,做到“小病能治疗,大病会鉴别”,校医院与周边三级医院建立“绿色通道”,遇到急诊能够及时快速转诊。与此同时,业务范围可以向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拓展,比如做健康体检、健康干预等,在服务中提高校医院在学生中的影响力。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