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彬简介:
陈运彬,男,副院长,教授,主任医师,研究生导师,现为广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儿科教授、广东省医师协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分会常委兼学组组长、广东省新生儿(ICU)质量控制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优生优育协会常务理事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妇幼保健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微量元素学会秘书长;广东省医学会保健学分会委员兼儿科学组组长;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库成员。现担任《中国新生儿科杂志》、《中国妇幼保健》等2家国家级杂志和4家省级医学专业杂志编委。
年毕业于广州医学院医疗专业,一直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工作,历任住院医生、主治医生、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学科带头人,期间曾在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和澳大利亚悉尼市LIVERPOOL HOSPITAL 新生儿重症监护中心任访问学者。自1993年以来一直从事危重儿童抢救和治疗工作,曾任新生儿科主任,大儿科主任,2006年起任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专业专长:
重症儿童、新生儿抢救和处理,儿童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的诊治,儿童营养,儿童保健,新生儿神经与智力评估,在新生儿转运、极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等方面造诣较深。
科研成果:
主持项目:
主持2003年省科技计划项目(编号: 2003C34217)《院前急救新模式》的研究。获2006年度首届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国家级)及2006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新生儿疾病防治的网络管理”获2007年度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主持2006年广东省科学事业费计划项目(2006B36003016) <法评价不同喂养方式对新生儿骨密度的影响》的研究;
主持省卫生厅项目:1、(A1999084)“危重新生儿转运治疗的远期效果评价” 的研究。
参加省科技厅(编号:2003C34216《新生儿(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游泳”的临床研究》)。获2005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排名第二);
主持2005年广东省中医药局(编号:1050030)《生血宁片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主持“白细胞介素6(IL-6)在新生儿感染时的变化和临床意义”。
主持“吸入一氧化氮疗法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等多项省厅级医学科学研究工作。
工作23年来共发表论文中华系列2篇;中国系列:12篇;本学科核心期刊:12篇。近几年每年均作为项目负责人并主讲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广东省新生儿治疗新技术学习班》及主持了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新生儿临床实用技术》;培养大批专业人员。每年担任多类省级学习班老师并到省内外十几家医院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