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疾病库 > 营养保健科 > 高血压 > 高血压治疗护理

高血压治疗护理:

  一般治疗

  注意劳逸结合,保持足够的睡眠,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注意饮食调节,以低盐、低动物脂肪饮食为宜,并避免进富含胆固醇的食物。肥胖者适当控制食量和总热量,适当减轻体重,不吸烟。

  服用少量镇静剂可减轻精神紧张和部分症状,可选用:安定、溴化钾、苯巴比妥、利眠宁等。

  药物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伴有全身动脉硬化,肾功能不全,血压调节功能较差,并常合并哮喘、慢性气管炎、糖尿病等,应避免使用交感神经节阻滞剂,可选用利尿剂和钙拮抗剂,常用双氢克尿噻12.5~25mg,1日1次,或硝苯吡啶5~10mg,1日3次,对大多数患者有效。

  中青年高血压患者交感神经反应性及肾素水平一般较高些,且合并症少,可选用β受体阻滞剂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美多心安或氨酰心安50~100mg,1日1次,或巯甲丙脯酸12.5~25mg,1日3次。

  降压药物治疗

  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进展以及防止脑血管意外、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都有作用。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趋向于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以方便病人服用。常用的降压药物有:

  1 、利尿降压剂:氢氯噻嗪、环戊甲噻嗪、速尿等

  2、 中枢神经和交感神经抑制剂:利血平、降压灵、盐酸可乐定

  3、 肾上腺素能受体组滞剂:β阻滞剂如心得安、氨酰心安、和美多心安等,α阻滞剂如苯苄胺、α+β阻滞剂如柳氨苄心安

  4、 酶抑制剂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

  5、 钙离子拮抗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

  6、 血管扩张剂如肼苯哒嗪、长压定、哌唑嗪、呱氰啶等

  7、 神经节和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如呱乙啶、酒石酸五甲呱啶等

  8 、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如酮色林等

  9 、复方制剂如复方降压片、复方罗布麻片等

  降压药物选用的原则:

  1、应用降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需长期服药。因此,宜选用降压作用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少、病人易于掌握而使用方便的口服降压药(如氢氯噻嗪、利血平、复方降压片等)作为基础降压药,再按不同病期选用其他降压药物。

  2、用降压药一般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剂量,达到降压目的后,可改用维持量以巩固疗效,尽可能用最小的维持量以减少副作用。

  3、使用可引起明显直立位低血压的降压药物时,宜向病人说明,从坐为起立或从平卧位起立时,动作应尽量缓慢,特别是夜间起床小便时更要注意,以免血压突然降低引起昏厥而发生意外。

  4、缓进型第一期病人,症状不明显,一般治疗(包括镇静剂)即能奏效,可不必应用降压药物,必要时用少量作用温和的降压药如利尿剂、萝芙木类或复方降压片即可。第二期病人多需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降压药治疗,如利血平、肼屈嗪和利尿药合用或再选加酶抑制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或肾上腺素受体阻滞剂等。第三期病人多需用降压作用强的药物如节后交感神经抑制剂、神经节阻滞剂,如盐酸可乐定、长压定等治疗。

  5、临床上常联合应用几种降压药物治疗,其优点是:药物的协同作用可提高疗效;几种药物共同发挥作用,可减少各药的单剂量;减少每种药物的副作用,或使一些副作用互相抵消;使血压下降较为平稳。最常用的联合是利尿剂和其他降压药合用,利尿剂既可增强多种降压药疗效,又可减轻引起浮肿的副作用;利血平和肼屈嗪,β受体阻滞剂和米诺地尔合用时,各自减慢和增快心率的副作用互相抵消。

  6、急进型高血压病的治疗措施和缓进型第三期相仿。如血压持续不降可考虑用冬眠疗法;如出现肾功能衰竭,则降压药物以选用甲基多巴、肼屈嗪、可乐定为妥,血压下降不宜太显著,以免肾血流量减少加重肾功能衰竭。

  7、对血压显著增高已多年的病人,不宜使血压下降过快、过多,病人往往因不能适应较低或正常水平的血压而感不适,且有导致脑、心、肾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脑血管意外、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肾功能不全等可能。发生高血压危象或高血压脑病时要采用紧急降压措施。

  糖尿病人的降血压药物的选择。

  患者应首选的抗高血压药物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因为该药对糖尿病患者具有以下作用:

  1、在发挥降压作用的同时.还可提高肌肉和脂肪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这一点对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的患者尤为重要

  2、对糖脂代谢没有不良影响,有时还可以起到改善糖和脂肪代谢的作用

  3、可抑制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减轻或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心肌功能

  4、对早期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可明显降低微量蛋白尿,具有保肾功能。

  中医疗法

  气功疗法

  一般取内养静功法,可以取坐姿或站姿。坐姿是坐于椅子上,双腿分开自然踏地,两手放于大腿上,手心向下,全身放松,心情怡静,排除杂念,意守丹田,口唇轻闭,双目微合,调整鼻息。站姿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分与肩平,两膝微屈,两手抱球放于身前,全身放松意守丹田,调整呼吸。每次10~30分钟,每日1~2次。

  按摩疗法

  一、全身按摩放松,然后重点穴位按摩。按摩治疗从头面部至躯干部至四肢再至手足。每日早晨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先将双手搓热,调整呼吸,心安神定后正坐在方凳上,用双手大拇指指腹从左至右、从上到下进行按揉,由轻至重,顺、逆方向各18~20次。按摩方向:太阳—印堂—百会—风池—内关—神门—肝俞—肾俞—命门—关元—气海—神厥—足三里—太冲—涌泉。按摩后,抬腰抬胯,入静,站起前后各走7~10步。

  二、自我按摩入静10分钟,身心放松,依次进行:1、按揉太阳、攒竹穴各数分钟。2、按揉百会、率谷穴各数分钟。3、按揉风池、天柱穴数分钟。 4、按桥弓穴数分钟。5、按曲池、内关穴各数分钟。6、缓慢地提气降气(即深吸气和深呼气)。每日坚持早晚各1次。

推荐医生

    暂无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