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

2012-04-10 17:35:4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如何诊断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呢?对于病毒性肝炎患者来说,尽早发现病毒性肝炎的症状,对于他们的治疗及预防是有很大作用的,那么病毒性肝炎的症状有哪些?专家指出由于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故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

  一、急性病毒性肝炎

  1.黄疸前期:多以发热起病,伴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甚或呕吐常有上腹部不适、腹胀、便泌或腹泻;少数病例可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或皮疹,关节痛等症状。尿色逐渐加深,至本期末尿色呈红茶样。肝脏可轻度肿大,伴有触痛及叩击痛。

  化验:尿胆红素及尿胆原阳性,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明显升高。本期一般持续5(3~7)天。

  2.黄疸期:尿色加深,巩膜及皮肤出现黄染,且逐日加深,多于数日至2周内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在黄疸出现后发热很快消退,而胃肠道症状及全身乏力则见增重,但至黄疸即将减轻前即迅速改善。在黄疸明显时可出现皮肤搔痒,大便颜色变浅,心动过缓等症状。儿童患者黄疸较轻,且持续时间较短。本期肝肿大达肋缘下1~3cm,有明显触痛及叩击痛,部分病例且有轻度脾肿大。肝功能改变明显。本期持续约2~6 周。

  3.恢复期:黄疸消退,精神及食欲好转。肿大的肝脏逐渐回缩,触痛及叩击痛消失。肝功能恢复正常。本期约持续1~2个月。

  二、慢性病毒性肝炎

  1.慢性迁延型病毒性肝炎:急性肝炎病程达半年以上,仍有轻度乏力、食欲不振、腹胀、肝区痛等症状,多无黄疸。肝肿大伴有轻度触痛及叩击痛。肝功检查主要是ALT单项增高。病情延迁不愈或反复波动可达1年至数年,但病情一般较轻。

  2.慢性活动性病毒性肝炎:既往有肝炎史,目前有较明显的肝炎症状,如倦怠无力,食欲差,腹胀,溏便,肝区痛等面色常晦暗,一般健康情况较差,劳动力减退。肝肿大质较硬,伴有触痛及叩击痛,脾多肿大。可出现黄疸、蜘蛛痣,肝掌及明显痤疮。肝功能长期明显异常,ALT持续升高或反复波动,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丙种球蛋白及IgG增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自身抗体及类风湿因子可出现阳性反应,循环免疫复合物可增多而补体C3,C4可降低。部分病例出现肝外器官损害,如慢性多发性关节炎,慢性肾小球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结节性多动脉炎,桥本氏甲状腺炎等。

  三、重型病毒性肝炎

  1.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特点是:起病急,病情发展迅猛,病程短。患者常有高热,消化道症状严重,极度乏力。在起病数日内出现神经、精神症状。体检有扑翼样震颤。肝臭等,可急骤发展为肝昏迷。黄疸出现后,迅速加深。出血倾向明显。肝脏迅速缩小。亦出现浮肿。腹水及肾功不全。

  实验室检查:处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高,血小板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纤维蛋白原减少。血糖下降;血氨升高;血清胆红素上升,ALT升高,但肝细胞广泛坏死后ALT可迅速下降,形成“酶胆分离”现象。尿常规可查见蛋白及管型,尿胆红素强阳性。

  2.亚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起病初期类似一般急性黄疸型肝炎,但病情进行性加重,出现高度乏力,厌食,频繁呕吐、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升达>171.0μmol/L(10mg/dl),常有肝臭,顽固性腹胀及腹水,出血倾向明显,常有神经、精神症状,晚期可出现肝肾综合征,死前多发生消化道出血,肝性昏迷等并发症。肝脏缩小或无明显缩小。病程可达数周至数月,经救治存活者大多发展为坏死后肝硬化。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严重损害,血清胆红素声速升高,ALT明显升高,或ALT下降与胆红素升高呈 “酶肝分离”;血清白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白,球蛋白比例倒置,丙种球蛋白增高;凝血酶原时间明显延长,凝血酶原活动度下降;胆固醇酯及胆碱脂明显降低。

  3.慢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在慢性活动性肝炎或肝硬化的病程中病情恶化出现亚急性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预后极差。

  专家提示:肝病的治疗是全球医学界的难题,因为目前所有的抗病毒药物都无法彻底清除乙肝病毒,而仅能抑制病毒复制的某个环节,之后再通过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来达到部分或完全清除病毒的目的。所以在病毒性肝炎的治疗上,应该保肝与抗病毒并举才是肝病治疗的关键。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