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纯疱疹病毒的综述

2011-11-03 09:40:50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单纯疱疹病毒在全球广泛分布,人群中感染极为普遍,潜伏和复发感染者较多。患者和带毒者是该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或性接触途径进入机体。

  典型的组织病理学变化是受感染细胞呈气球样变(balloon)、核内包涵体和多核巨细胞的形成等。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新生儿、儿童和成人,通常分为原发感染和复发感染。

  原发感染

  多发生在无HSV特异抗体的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其中大多数为隐性感染(inapparent)。HSV-1的原发感染常局限在口咽部,尤以龈口炎(gingivostomatitis)最为多见。临床表现为牙龈和咽颊部成群疱疹、发热、咽喉痛,破溃后形成溃疡。此外还可引起脑炎、皮肤疱疹性湿疹。成人可引起咽炎和扁桃体炎。病毒潜伏在三叉神经节(trigeminal ganglia)。HSV-2的原发感染主要引起生殖器疱疹,男性表现为阴茎的水泡性溃疡损伤,女性为宫颈、外阴、阴道的水泡性溃疡(vesiculoulcerative)损伤,并发症包括生殖器外损伤和无菌性脑膜炎。病程约3周。病毒潜伏在骶神经节(sacral ganglia)。

  潜伏与复发感染

  感觉神经元(sensory neurones)的潜伏感染是嗜神经HSV和VZV的一种特征。人受HSV原发感染后,HSV常在感觉神经节中终身潜伏,有时也能在迷走神经、肾上腺组织和脑中检出。约1%的受感染细胞携带病毒基因,病毒的DNA以游离环状附加体(episome)形式存在,每个受感染细胞约有20个拷贝。潜伏状态下只有很少的病毒基因表达。当机体受到多种因素如紫外线(太阳暴晒)、发热、创伤和情绪紧张、细菌或病毒感染以及使用肾上腺素等影响后,潜伏的病毒被激活,病毒沿感觉神经纤维轴索下行至神经末梢,感染上皮细胞,特别在骨髓移植或大剂量化疗后,在缺少预防的状态下,约有80%的病人复发。研究表明,不是所有激活都导致明显损伤,但可以无症状排毒。潜伏与激活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在HSV潜伏感染的细胞核中发现有病毒的RNA转录,但未证实有病毒编码的蛋白,因此不被免疫系统识别而逃逸。激活时,CD8+抑制性T细胞活性增加,病毒的蔓延受某些因子如前列腺素的影响而增强,免疫效应细胞功能下降,因此,激活与局部前列腺素水平的增加、细胞免疫的抑制有关。

  新生儿及先天性感染

  新生儿疱疹是临床上常见而又严重的感染,据统计死亡率超过50%,存活者约有1/2严重损伤。HSV-1、HSV-2在分娩时均可通过产道感染新生儿,以HSV-2为多见,约占75%。常发生在生后第6天。感染类型有:①皮肤、眼和口腔的局部损伤;②脑炎;③病毒播散到内脏,发生脓毒血症(sepsis),常引起死亡。早期抗感染可减少死亡率。剖腹产是避免生殖道感染的有效方法。 妊娠妇女感染HSV-1,病毒有可能经胎盘感染胎儿,造成流产死胎或先天性畸形。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