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东阿阿胶上都潜藏着一个道字——东阿阿胶与养生文化

2017-01-16 11:16:22出处:其他作者:佚名

标签: 东阿阿胶
我要分享

1

  在东阿阿胶的历史上,有三首诗至为关键,可谓一句奠定了其历史地位——

  曹植的《飞龙篇》将阿胶定义为“仙药”,赋予了东阿阿胶文化的血脉。

  唐人肖行澡的《宫词》谓:“铅华洗尽依丰盈,雨落荷叶珠难停,暗服阿胶不肯道,却说生来为君容。”这首诗赋予了东阿阿胶美容养颜的传奇意义。

  明人何良俊的《思生》诗曰:“万病皆由气血生,将相不和非敌攻。一盏阿胶常左右,扶元固本享太平。”这首诗,一语道破了东阿阿胶的“养生之道”。

  这三首诗从各自维度上为东阿阿胶“加持”,使其成为中国医药史上最璀璨的明珠。然而从阿胶诞生的本质,亦即保养身心的维度来看,何良俊的《思生》才是道破天机之诗。

  何良俊是明代著名的戏曲理论家、藏书家,字元朗,号柘湖,又号柘湖居士。他年轻时刻苦攻读,曾闭门自学二十年,与弟何良傅并为俊才,时人谓之“二陆”(陆机、陆云)。何良俊的书斋名为“四友斋”,因其自诩与庄周、王维、白居易为友。

  庄周、王维、白居易都是有道之人,庄周是中国道家文化的大宗师,王维、白居易都是寻求禅意的伟大诗人。《庄子》当中,有著名的《养生主》一篇,通过“庖丁解牛”的寓言,使文惠君悟道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何良俊是通过东阿阿胶而“得养生焉”。所谓“思生”,就是探寻养生之道。他将万病的根源描述为气血两亏、将相不和。东阿阿胶为其提供了气血两旺、将相和的状态,使其能够“扶元固本享太平”。东阿阿胶,构筑了何良俊的养生之道。

  要理解何良俊为何独崇东阿阿胶的“养生之道”并不难,这与东阿阿胶的性味与功效相关。

  阿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这部发端于战国成书于秦汉的药典将阿胶视为“上品”。自《神农本草经》以后,阿胶一直被视为膏滋“上品”,甚至成为了“九朝贡胶”。

  明朝的中国医药大师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将阿胶列为“本经上品”,居于“兽部”。他在为阿胶释名时援引郦道元《经注》说:“东阿有井大如轮,深六七丈,岁常煮胶以贡天府者,即此也。其井乃济水所注,取井水煮胶,用搅浊水则清。故人服之,下膈疏痰止吐。盖济水清而重,其性趋下,故治淤浊及逆上之痰也。”

  《本草纲目》记载,阿胶的“气味”甘,平,无毒。《别录》曰︰微温。张元素曰︰性平味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入手太阴、足少阴、厥阴经。得火良。薯蓣为之使。畏大黄。

  “【主治】心腹内崩,劳极洒洒(音藓)。如疟状,腰腹痛,四肢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轻身益气(《本经》)。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养肝气(《别录》)。坚筋骨,益气止痢(《药性》。颂曰︰止泄痢,得黄连、蜡尤佳)。疗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肠风下痢。女人血痛血枯,经水不调,无子,崩中带下,胎前产后诸疾。男女一切风病,骨节疼痛,水汽浮肿,虚劳咳嗽喘急,肺痿唾脓血,及痈疽肿毒。和血滋阴,除风润燥,化痰清肺,利小便,调大肠,圣药也(时珍)。”

1

  自有典籍记载,东阿阿胶便因其补血滋阴,润燥止血的功效而被列入“上品”、“圣药”之列。阿胶的“味甘性平”,更使其符合养生之道、将相和的定义。所以李时珍说:“阿胶大要只是补血与液,故能清肺益阴而治诸证。”

  东阿阿胶身上负载的是真正的“养生之道”,是来自于《庄子》的“养生之道”。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套完整的生命哲学,重生、养生、保身、全生和尽年是贯穿《庄子》的逻辑体系。庄子将“生”视作最重要的事,远甚于“天下”。他认为个体的身心健康和精神自由是最高贵的,是超越国家社会之上的。

  庄子把对生命的惜爱当作人生的理想,认为人所有生命活动的方向应指向 全生、保身、尽年,活到生理的极限。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他主张通过养生实现长生,而养生一曰养神二曰养形,养神是从心精神上进行内在的防护保健,养形是进行多层次的外部身体保健,以求延缓衰老。通过养神与养形,人们就有了健康的精神和生理,从而就拥有了健康、自由、丰富的生命,真正实现了养生。这便是庄子的“养生之道”。

  东阿阿胶负荷的是这种“神形兼养”的养生之道。东阿阿胶滋阴润燥的功效,可以养平和中正之气,而其“补血与液”的功效也可以养平和中正之形。

  因此,从“养生之道”来看,东阿阿胶是最好的“养生之道”载体,也是经过历史验证过的养生“上品”、“圣药”。它身上自带“将相和”的属性,“久服,轻身益气”,值得人们去滋养一个更好的自己。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