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思维意识 > 无能力感 > 无能力感概述

无能力感
症状 无能力感
概述 无能力感常见于适应障碍,发病多在应激性事件发生后1~3个月之内,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较大,主要表现为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
部位 思维意识
人群 儿童 孕妇 女性

无能力感概述

  无能力感是个人对生活改变或应激性事件(如丧偶、出国、移民参军退休等)不能适应,而持续处于情绪障碍和不良适应行为的一种异常状态由于对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尽管如此,仍需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这种情况。

  1、心理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生活环境和家庭的变迁人际关系恶化工作和学业受挫,亲友死亡等,某些因素还带有特定的时期如新婚期毕业生求职,离退休后适应新的生活规律等。

  2、个性因素:个性因素对于同样的应激源许多人都能顺利处置无任何异常反应,而病人却出现精神障碍,说明个人的易感性对适应障碍的发生有重要作用但应该肯定如果没有应激源也就不会发生适应障碍另外社会适应能力欠佳应付方式生硬和单调及个体遭受应激时的生理状况处于相对较弱的状态,也易产生适应障碍

  一、诱因

  适应障碍是一种主观痛苦和情感紊乱状态,常妨碍社会功能,在明显的生活改变或应激事件(应激 源)的适应期发生,这些改变或事件包括重大的个人发展方面的变化(上学初为人父母、未能达到个人的理想目标退休等),或可能影响个人社会关系完整性的事件(居丧、离别体验),或影响社会支持系统及价值系统的事件(移民或难民状态).但需指出个人素质或易感性在发生本症的危险性乃至表现形式方面也起重要作用。

  二、症状

  本症的表现多种多样包括抑郁焦虑或烦恼,感到对目前处境无从计划、不能应对难以坚持处理日常事务也有缺陷。常伴有情感和品行障碍(尤其青少年)病程至少1个月最长不超过6个月诊断适应障碍应注意评价以下关系:症状的形式内容、严重度;既往病史和人格特征;应激性事件、处境或生活危机;有强有力的证据表明,如果没有应激就不会出现障碍。但是不少精神障碍都可能有应激诱因所以不能视应激的存在为诊断依据。如果因正常沮丧反应就诊而且出现的反应在个人所在文化中是恰当的且持续时间不超过6个月则不诊断适应障碍,确诊主要看临床表现:

  1、有明显的应激源作为诱因特别是生活环境或社会地位的改变,情绪和行为异常多在应激源发生后3个月内出现。

  2、应激源和患者的人格起着同样的作用即无应激源时患者一直精神正常而相同的应激事件其他人都能顺利处理同类事件说明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3、情绪障碍为主,有明显的苦恼同时有适应不良行为和生理功能障碍。

  4、精神障碍妨碍影响社会功能。

  5、应激源消失后,症状不应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长期的抑郁反应也不超过2年。

  6、除外失恋或沮丧引起的情绪异常这属于正常心理反应。

  7、症状表现不足以诊断其他类型精神障碍应该注意的是对青少年确诊时要多加考虑和分析。

  三、鉴别诊断

  1、急性应激适应障碍与急性应激障碍同属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两者在病因方面难以说明孰轻孰重。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有异乎寻常的应激事件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以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为突出表现,而不是以情绪和行为异常为主此外可伴有一定程度的意识障碍不能完全回忆整个病程缓解也快一般为几小时至1周之内。

  2、创伤后应激障碍本病与适应障碍虽都不是急性发病但在临床症状上有可鉴别之点。创伤后应激障碍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并伴有错觉或幻觉同时可有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性警觉性增高症状。还可有持续的回避,极力避免回想或参加引起痛苦的经验或回忆甚至不愿与人接触。

  3、重度抑郁症适应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情绪上有时难以分清这需要有临床的实践经验,并无绝对的鉴别标准一般讲,抑郁症的情绪异常较重并常出现消极念头,甚至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整个临床上有早晚变化从病程来看可循环发作,不少病人还有躁狂相发作。

  4、焦虑症主要是与广泛性焦虑症的鉴别。本病不仅病程较长,且常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系统失调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病前往往无何值得重视的强烈的应激源可寻。

  5、人格障碍人格障碍在适应障碍发病上不可忽视人格障碍是适应障碍发病的重要因素,但不是临床相的显著表现实践中可见人格障碍能被应激源加剧,但人格障碍早在幼年时期即已明显,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导因素。患者并不为人格异常所苦恼,而基本上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在此也要指出人格障碍患者出现新的症状,符合适应障碍诊断标准时,两个诊断应同时并列如偏执性人格障碍和抑郁心境的适应障碍。

  6、躯体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病人因为这些症状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等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抑郁状态要同适应障碍鉴别。

  7、神经症表现为焦虑抑郁强迫、恐怖等症状同时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且病程长往往无强烈的应激源可寻。实验室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如感染等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其它辅助检查:本病目前尚无特异性辅助实验室检查,当出现其他病症,辅助实验室检查显示其他病症的阳性结果

  1、心理—环境治疗:这是应激相关障碍的主要治疗之一,应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应激源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病人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

  2、药物治疗:对适应障碍的病人药物治疗不必作为首选的方法但对情绪异常较明显的患者为加快症状的缓解,可根据具体病情酌情选用抗抑郁药或苯二氮卓类等抗焦虑药。对焦虑、恐惧不安者,可使用抗焦虑药;对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米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对有妄想幻觉兴奋激动者或出现冲动行为威胁到自身或他人安危时可给予短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如氯丙嗪氟哌啶醇等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再停药。以低剂量、短疗程为宜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心理治疗应继续进行,特别是对那些恢复较慢的患者更为有益。

  3、电痉挛治疗: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作电痉挛治疗2~4次。

  4、支持治疗: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营养饮水或输液。

  以学生社会适应障碍为例,预防的对策有:

  1、说服教育法心理品质的形成都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因此要塑造积极的心理品质,就必须从提高道德认识,判断和评价水平为突破口。如学生中普遍存在学习自觉性差的现象,其根源之一是学习目的性不明。不管是学校还是在家里,只要一提到学习、做作业思想上就产生一种惰性心理,行动上就出现怕学习,不想做作业、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等行为因此我们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特点恰当地运用说服教育的方法,晓之以理,教育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克服头脑中的错误或模糊的认识,达到强化学习目的性教育的目的。

  2、情境熏陶法和谐民主的教育或教学情境是培养受教育者健康心理品质的重要方法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创设各种方式的和谐民主的教育情境。如创设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情境;教学中的愉快成功、求知勤思民主的氛围;个别谈话时要尊重期望鼓励、严格要求的情境等等。从而在和谐的教育教学情境中使受教育者能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思维成果和感情,克服胆怯担心怕说错受批评等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增强自信心培养勇敢和独立解决问题的心理的勇气。

  3、情境感染法情绪和情感总是相互感染的在特定的学校环境中施教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经常发生感情的沟通,有意无意地受到情绪感染施教者力求把自己健康、愉悦、生动的情感言行去感染自己的教育对象,使其产生强烈而积极的内心体验。如一次表扬;一次成功的个别谈心;一次主题鲜明的活动等等,都会使受教育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动之以情"的教育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兴趣爱好和求知欲等积极心态,又有利于相互间心理距离的缩短,使其在能保持稳定而持久的情感,做到专心、积极、主动认真等。

  4、意志磨炼法各种心理品质的培养都是自觉参加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是在与困难作斗争中磨炼出来的因此磨炼意志品质显得极其重要一是要培养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能够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能自我控制,自我约束二是要参加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观念,服从集体意志,在活动中逐步养成自制、坚强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纠正犹豫、盲目执拗、鲁莽顽固的不良品质提高自己的意志水平。

  5、心理教育法这是提高心理素质的基本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内容不仅是普及心理卫生知识,还要矫正心理困惑的认识结构必须通过座谈了解对心理保健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受试者的心理障碍偏异情况然后讲知识讲保健,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专题讨论,以联系实际进行心理健康与修养的教育。

  6、心理咨询法这是帮助受询者克服在人生道路上可能遇到的心理障碍,使他们能适应社会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顺利完成社会角色转移心理咨询要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于要给予信任给予理解,给予换位(即设身处地将心比心)还要动之以情要遵循聆听(让受询者宣泄)保密(有些深层内容要绝对保密)疏导(对其提出的特殊问题作面对面的指导)原则相互信任是咨询取得成功的基础咨询过程是双方情感和心理交流的过程,只有这样方能取得消除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相关疾病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