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腹部 > 肛门松弛 > 肛门松弛概述

肛门松弛
症状 肛门松弛
概述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部位 腹部
人群 儿童

肛门松弛概述

  1、肛管直肠结肠疾病:最多见为直肠肿瘤及炎症性疾病,直肠肿瘤浸润破坏括约肌,溃疡性结肠炎,克隆病引起直肠炎症长期腹泻,完全性直肠脱垂引起肛门松弛,阴部神经牵拉受损等,

  2、创伤主要是括约肌损伤:最多见的原因是肛管直肠部手术和产伤,尤其是高位肛瘘手术破坏肛管直肠和括约肌,产伤中第三度会阴撕裂。此外,内痔、肛裂、直肠脱垂琢直肠肿瘤等手术处理不当,或肛管部组织遭受外来暴力、药物注射、灼伤、冻伤等均可引起肛门失禁。

  3、神经系统疾病:如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脊柱裂,脊髓脊膜膨出,脊髓及骶神经损伤、感染和脊髓瘤;

  4、肛门直肠先天畸形和肛门直肠神经障碍均可导致肛门失禁。

  一、病史

  需询问引起肛门失禁的原因,初起时症状,目前失禁的严重程度,肛直肠部有无手术史、放射史、受伤史。大便习惯,排便次数及粪便质地,有无神经系统、代谢方面的疾病及泌尿系统的疾病等病史。

  二、视诊

  完全性失禁,视诊常见肛门张开呈圆形,或有畸形、缺损、瘢痕,肛门部排出粪便、肠液,肛门部皮肤可有湿疹样改变。用手牵开臀部,肛管完全松弛呈圆形,有时肛管部分缺损瘢痕形成从圆孔处常可看到直肠腔。

  不完全失禁肛门闭合不紧,腹泻时也可在肛门部有粪便污染。

  三、直肠指诊

  肛门松弛,收缩肛管时括约肌及肛管直肠环收缩不明显和完全消失,如为损伤引起,则肛门部可扪及瘢痕组织,不完全失禁时指诊可扪及括约肌收缩力减弱。

  四、内镜检查

  直肠镜检查可观察肛管部有无畸形,肛管皮肤粘膜状态,肛门闭合情况。纤维肠镜检查可观察有无结肠炎、克隆病、息肉、癌肿等疾病。可用硬管结肠镜观察有无完全性直肠脱垂。

  五、排粪造影检查

  可测定肛管括约肌、肛管、直肠部形态解剖结构,动力学功能状态的X线钡剂检查可观察有无失禁及其严重程度,不随意漏出大量钡剂是失禁的标志。

  在硬膜外麻或骶麻完全后,患者取截石位,肛区常规消毒,并进行脱垂黏膜消毒,置洞巾,在脱垂黏膜之顶端用无齿大直钳沿直肠纵轴钳夹3点位黏膜和少量肌层用圆针和可吸收线于钳下行二针一线贯空穿结扎,并用同样的方法在7点、11点行脱垂黏膜贯穿结扎,完毕后,抽取硬化剂消痔灵或明矾液在结扎间隙的脱垂黏膜下层做点状注射,注射间距1cm,其注射量以黏膜充盈隆起为度,不能过深或过浅,注射完毕后用温盐水湿敷脱垂黏膜并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使注射药液均匀分布。再把脱垂的直肠还纳复位,肛区再次消毒,抽取消痔灵,针管套腰穿5号针头在肛区3、6、9点距肛缘0.5~1cm处进针,左手食指进肛内引导,针尖随指腹前行,在齿线上方直肠黏膜下层,食指腹可触及针头的活动,不能穿破黏膜,也不能过深不可及,缓慢前行至直肠6~8cm处停针,开始注射硬化剂,边注射,边退针,边感觉,使注药形成一柱状至齿线处停止注射,用同样的方法注射各点。注射完毕后,在肛区3、6、9、12点距肛缘1.5cm处各切0.5cm的小切口,用中弯血管钳从6点切口的皮下间隙分离,医用钢丝随钳环行进入3、12、9至6点绕肛一周,抽紧打麻花结,肛门直径以食指末节为度,缝合各小切口,肛内塞太宁栓,肛外无菌纱布包扎,术后换药至痊愈。用医用钢丝缩肛是针对肛门重度松弛或原经过其他缩肛术失败或时间不长又松弛复发的患者,而黏膜脱垂必须得到了绝对的控制,否则会有黏膜嵌顿和排便困难的可能。

  应养成每日排一次便的习惯,时间最好选在早餐后20分钟左右。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读书或看报,也不要与人谈话,并应将每次排便的时间控制在5~10分钟以内,做到排尽即起,不要养成“空坐马桶”的习惯。

  应保持肛门的清洁,在大便后要尽可能地将肛门擦干净,避免粪便残留。另外,在大便后可用温热水清洗肛门,一次洗5~10分钟左右。在清洗肛门时不要使用强碱性肥皂,同时可顺便做一下肛门保健操。其方法是:在右手食指上套上指套,在指套上涂抹少量的红霉素软膏,然后用食指在肛门口处按摩10~20下,再将该手指慢慢伸入肛门内,一直伸到不能伸入为止,然后将伸入肛门内的手指向前、左、右、后四个方向扩张肛管,用力要适中,可扩张2~3分钟左右,然后擦干肛门(有痔疮的患者此时可在患处涂抹痔疮膏),站起身来,将肛门用力向上提缩20~30下。

  应多吃含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及粗粮等,尽可能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以免引发痔疮,影响排便。老年人每天可在早晨空腹时饮用一杯(约300-400毫升)温开水或淡盐水,这样做能起到润滑肠道、刺激肠管蠕动的作用,有助于老年人缓解便秘。

相关疾病
暂无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