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症状库 > 耳/鼻/喉 > 阵发性鼻塞 > 阵发性鼻塞概述

阵发性鼻塞
症状 阵发性鼻塞
概述 阵发性鼻塞是鼻炎引起的鼻塞,呈阵发性。
部位 耳/鼻/喉
人群 儿童 孕妇 女性

阵发性鼻塞概述

  

  凡是影响到鼻腔的呼吸通道的宽狭的病变都能引起,一般来说,阵发性鼻塞是鼻炎引起的鼻塞,而鼻炎又是由以下原因引起的:

  1、遗传因素

  据了解有变态反应家族史者易患此病。患者家庭多有哮喘、荨麻疹或药物过敏史。以往称此患者为特应性个体,其体内产生IgE抗体的能力高于正常人。但近年有人发现,孪生与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无显著差异。这是出现鼻炎发病原因的一方面。

  2、鼻粘膜易感性

  易感性的产生源于抗原物质的经常刺激,但其易感程度则视鼻粘膜组织中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数量和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现已证实,变应性鼻为炎患者鼻粘膜中上述细胞数量不仅高于正常人,且有较强释放化学介质的能力,引发鼻炎。

  3、抗原物质

  刺激机体产生IgE抗体的抗原物质称为变应原。由于该变应原物质再次进入鼻粘膜便与相应的IgE结合而引起变态反应。引起本病的变应原按其进入人体的方式分有吸入性和食物性。吸入性变应原主要有花粉、真菌、)屋尘螨、动物皮屑等。食入性变应原是指由消化道进入人体而引起鼻部症状的变应原物质。其作用于鼻粘膜的方式十分复杂,至今仍不甚清楚,牛奶、蛋类、鱼虾、肉类、水果,甚至某种蔬菜,都可成为变应原。

  患者自觉症状即可诊断,阵发性鼻塞需要做如下鉴别:

  1、急性鼻炎的鼻塞发展很快,通常在数日内即达到高潮,一周左右可自行消退,可伴有发热,头昏等全身症状。急性鼻炎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感冒。

  2、慢性单纯性鼻炎多呈阵发性或者交替性,日轻夜重,常受体位影响,卧位时居下鼻腔鼻塞较重。点滴鼻净,麻黄素药水后鼻塞可以好转较长一段时间。

  3、慢性肥厚性鼻炎多为持续性鼻塞,对麻黄素,滴鼻净不敏感,或者使用后鼻塞好转仅数分钟后,又很快出现。肥厚性鼻炎必要时可以考虑手术治疗,或者使用微波,激光等来缩小鼻甲。

  4、药物性鼻炎为一般鼻炎经常点用麻黄素引起,表现为对滴鼻药物的不敏感,或者鼻塞好转的持续时间较短。此时应尽快停止使用此类药物。

  5、过敏性鼻炎多伴有打喷嚏,流清水涕,鼻痒感,可常年性发作,也可以季节性发作。过敏性鼻炎的病人可以伴有哮喘,尤其是小儿。

  6、萎缩性鼻炎可以伴有鼻腔粘膜干燥,鼻涕带血,痂皮多。

  7、慢性鼻窦炎的鼻塞可以出现鼻腔流黄脓鼻涕 ,可伴有头痛,头昏,记忆力下降等,可以在感冒后出现长时间鼻腔流脓涕不好转。鼻窦炎可以和鼻息肉并存。

  8、鼻息肉的鼻塞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可以单侧也可以双侧。可以有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出现。

  9、鼻窦囊肿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加重,可以出现鼻腔流黄水样分泌物的症状。也可以出现头昏等。

  10、鼻窦肿瘤引起的鼻塞多为进行性,单侧或者双侧,可以出现其它并发症状,如同时有鼻出血需要警惕恶性肿瘤的可能,如同时有耳闷,颈部包块,后缩涕中带血还要注意鼻咽癌的可能,但要到医院检查后才能确定。

  11、鼻中隔偏曲引起的鼻塞多为单侧,也可以为双侧,年轻人多见。多表现为持续性鼻塞,可有鼻窦炎的症状,也可与过敏性鼻炎等其它鼻病伴随出现。

  12、有的病人鼻塞还可能为鼻瓣区狭窄,鼻翼下塌引起。

  13、先天性鼻塞考虑后鼻孔闭锁,小儿张口呼吸,睡眠打鼾可能为腺样体肥大,单侧鼻塞或者伴有流脓涕要注意是否为鼻腔内有异物存在。

  鼻塞家庭疗法5种:

  1、煎熏法:将葱白一小把或将葱头(洋葱)三四个切碎煎汤,用鼻吸热气,或将食醋烧开吸醋气,疗效都较好。

  2、填充法:将葱白捣烂取其汁渗入药棉内,将药棉塞进鼻孔,或将大蒜瓣1个削成比鼻孔稍小的圆 柱形,用薄层棉花或纱布包好塞入鼻孔,效果也不错。

  3、侧卧按摩法:左侧耳塞向右卧,右侧鼻塞向左卧,用双指夹鼻按揉双侧迎香穴1~2分钟,鼻塞可除。

  4、热敷法:用热毛巾敷鼻,或用电吹风对着鼻 孔吹热风,吹双侧太阳穴、风池穴、大椎穴,鼻塞可解。

  5、变位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婴儿,婴儿鼻塞时,常哭闹不停,这时可将婴儿竖直抱起,很快便能安然入睡。

  相关阅读:

  如何应对新生宝宝鼻塞问题

  护理对策:

  1、避免宝宝接触尘土、螨虫、真菌、动物皮毛、羽毛等过敏原。如不用羽绒枕头、羽绒被和席梦思床垫;不要让宝宝亲近猫、狗、鸟等宠物。在花粉播散的季节,不带宝宝去花草树木茂盛的地方,更不能随便采摘和闻花草。

  2、居室里经常带湿除尘,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3、不给宝宝吃辛辣食物、烹炸食品及海鲜,不滥喝饮料;多吃新鲜蔬果,多喝白开水。

  4、常带宝宝到户外活动,养成用冷水洗脸洗手的好习惯,提高身体对外界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有利于防病。

  5、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全身和局部抗过敏药物治疗。

相关疾病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健康帮

  • 如果您有健康问题,请在健康帮咨询,广大网友为您一起解答

问题
内容
提交咨询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