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男孩10年未绝望 谱写坚强日记

2011-12-14 15:34:14出处:PCbaby作者:佚名

我要分享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孙宇轩的随笔《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摄影 李自强
孙宇轩的随笔《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生命是脆弱的,但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那些身患绝症而勇于与病魔斗争的人,尽管医生宣布了他们‘死刑’的期限,然而他们坦然接受现实,并乐观、充满活力地对待仅存的每一天。他们甚至比健康的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2010年9月10日《生命的奇迹》

  “其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困难我都能解决得了。在太多烦恼和压力下,我所能做的就是一路坚持走下去。我拥有坚持,如果坚持也是一种拥有的话。”

  ——2010年10月8日《我拥有,我快乐》

  “上帝给了你美丽的容貌,却不给你博大的胸怀,上帝给了你无穷的智慧,却不给你健康的体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荣辱相依,福祸相倚。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没有一件事可以十全十美,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创造美,欣赏美,因为残缺也是一种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

  “我们无法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拓宽生命的宽度,一个人如果身体有病患,但绝不能让心灵也有病患。”

  ——摘自《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这是孙宇轩在日记本中写下的一段文字。这个14岁的普通初中生,3岁时就被确诊患上俗称“软癌”的再生障碍性贫血。面对病痛,他用笔尖记录着自己生命中的点滴。12月12日,记者来到吉大一院时,孙宇轩躺在ATG仓内,他的母亲站在门外,朝着儿子病房的方向静静地望着。<<什么是再生障碍性贫血

  母亲:接受采访只为卖房为儿筹钱

  孙宇轩的母亲赵丽是朝阳实验小学的教师,几天前一个关于她的帖子在网上出现,是她的同事帮忙发的。内容言辞恳切,不求捐款,只是急着要卖掉一处房产,给儿子筹治疗费。

  记者与赵丽取得了联系。刚开始时,赵丽说什么都不愿意接受采访,“要是上报了,又该有人捐钱了,我们都是工薪阶层,哪一家都有难处,我不想给大家带来负担”。在得知记者只是希望帮助她快点儿卖掉房子后,赵丽才答应。

  赵丽的丈夫是名转业军人,每个月两人近6000元的收入,抚养一个孩子绰绰有余。可是因为儿子孙宇轩得病,十几年来,家里没有一点儿存款。孩子每个月的药费加上输血的费用,就要5000多元,从得病到现在,家里已经花了近30万元。这次进ATG仓治疗,总的费用需要32万元,可目前还差24万元没有着落,赵丽希望能尽快卖掉房子为儿子筹得医药费。

  家人:多年来从未睡过安稳觉

  据了解,小时候孙宇轩只是经常感冒。慢慢地,他的腿上总会出现大块的淤青。刚开始,医院诊断为血小板减少,可2001年他被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自此,他成了医院里的常客,每个月一次的输血更是必不可少。

  “即使在学校上课,我整个心也都是吊着的,一点儿底都没有,总怕他一不小心磕着碰着了。他体质和别人不一样,免疫力低。同学感冒了,他肯定是第一个被传染的。一旦受了伤,就会流血不止,打点滴的针眼那么细,他都要按一个小时才能止得住。”赵丽说,“孩子经常发高烧,大半夜里折腾到医院是经常的事。这么多年了,我没怎么睡过安稳觉。”

  下一页:谱写坚强日记《生命的长度与宽度》

账户未绑定手机号

绑定 ×
绑定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