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疾病库 > 儿科 >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概述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疾病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别名:小儿孤立性右室心肌病,小儿心律失常性右室疾病,小儿心律紊乱型右室心肌病)
概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其特征为心律失常和右室特异性病变。
症状
检查
胸部CT检查 心电图

小儿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概述
概述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cardiomyopathy,ARVC)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发育不良(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ARVD),其特征为心律失常和右室特异性病变。

  本病的命名目前尚未统一,称之为“羊皮纸心”、孤立性右室心肌病、右室扩张型心肌病、心律失常性右室疾病、右室发育不良、心律紊乱型右室心肌病,国际心脏病学会联盟(ISFC)心肌心包疾病专题工作组称之为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

  病因不明,可能与遗传、感染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 少数患者呈家族性发病。资料分析提示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系连锁分析将疾病基因突变定位于14q23-q24、1q42-q43、14q12-q22、2q32.1-q32.2、3p23、17q21。

  2、感染因素 由心肌慢性炎性坏死损伤的结果,导致右室心肌组织被纤维化、脂肪组织所替代。尚未阐明,有家族群集倾向,30%有家族史。新近研究认为是由于14号常染色体长臂异常所致的显性遗传病。也有认为与感染引起心肌炎有关。

  可发生在胎儿期,至青少年期始发病。本病好发于男性,40岁以前诊断本病的患者中,80%以上为男性。好发年龄平均30岁左右。临床表现与病变范围、部位及发病年龄有关,有3类症状:

  1、右心衰竭 以婴幼儿多见。

  2、心律失常 反复发作左束支阻滞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常因运动时出现心悸、胸闷、黑矇等不适就诊,或无任何症状,因偶然发现室性心律失常而确诊本病。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可导致晕厥或猝死。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尤多见于35岁以下者及运动员,情绪激动或竞技运动时易诱发。

  3、心脏增大而无症状 体检多无异常发现,部分病人有心脏扩大,可听到第3、第4心音及第2心音固定分裂。 典型病例通过临床症状、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所见,诊断不困难。本病确诊的金指标应建立在尸检或手术中,组织学上证实右室大部分心肌为纤维脂肪组织所取代。然而,多数病例不可能做到。目前采用1994年欧洲心脏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包括结构、功能、组织学、心电图、心律失常和遗传各方面的主、次要标准,符合不同组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加2项次要标准,或符合4项次要标准,即可诊断本病。

  1、一般常规检查 多为正常。

  2、心内膜心肌活检 组织形态学(纤维脂肪组织替代)特征有诊断价值。但右室游离壁(为典型病变部位,通常室间隔不受累)活检心肌穿孔危险性加大。为创伤性检查,并不一定能取到病变部位。

  3、X线检查 部分患者X线可有心脏扩大,Marcus等报告22例患者有16例呈心脏扩大。心脏常呈球形扩大,肺血管阴影减少。

  4、心电图 心电图示右心房肥大(Ⅱ导联显示高大P波)和右室低电压。窦性心律时,Vl导联QRS波群间期≥110ms为其特征,其敏感性为55%,特异性100%。QRS波群间期在V1导联比在Ⅰ和V6导联延长右室内传导延迟)。约30%ARVC患者存V1导联可见QRS波群后有一分离波(discrete wave),称为ε波(episilon wave)。

  (1)心电图窦性心律时有以下特点: ①呈不完全性或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 ②TⅡ、Ⅲ、aVF及TV1-4 倒置。 ③部分心电图QRS波后有一小分离波,尤以V1导联明显,称为ε波。这种低振幅电位代表右室某部位延迟的心室激动。 ④室性期前收缩呈左束支阻滞型。 ⑤少数有室上性心律失常及房室结功能障碍。

  (2)室性心动过速发作:QRS波呈左束支阻滞型,心室率平均200次/min,为持续性或非持续性。

  5、信号平均心电图 信号平均心电图用于描记心室晚电位(尤其是弥漫性病变患者)具有诊断参考价值。

  6、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造影 超声心动图可显示右室结构和功能异常。测量右室/左室舒张期末直径比值大于0.5(年龄6个月以下者除外),诊断ARVC的敏感性为86%,特异性为93%。常有右室区域性运动消失或减低。放射性核素造影示右室形态及室壁运动异常。超声心动图检查有利于诊断,可见:

  (1)右室扩大,右室与左室内径之比增大,多在0.5~1.5(正常0.33±0.06)。

  (2)三尖瓣下基底部下壁舒张期局部膨出及收缩期运动障碍。

  (3)右室流出道孤立性扩张。

  (4)左室一般正常。

  7、磁共振成像(MRI) 检测心脏组织内组织成分(脂肪组织、纤维组织)的定性和定位分析,虽具极高的特异性,但敏感性却较低(尤其早期病例)。磁共振显像除观察心室结构和功能外,是无创性测定心肌脂肪浸润最有效的方法,早期即可做出诊断,似可取代心内膜心肌活检。

  治疗重点控制室性心律失常,预防猝死。同时避免剧烈活动,尤其是竞技性运动,以免诱发猝死。治疗以药物为主。室性心动过速用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疗效较好,其中索他洛尔最佳,可作为首选药。胺碘酮有一定疗效,但长期用药有潜在副作用。联合用药方面,胺碘酮与β阻滞药合用较为有效,两者可起协同作用。对药物治疗无效或不能耐受药物的患者,可进行射频消融、手术及植入除颤器等方法。射频消融较为安全有效,然而消融成功后,复发者不少;加之室壁菲薄,消融时易发生穿孔,因而受到一定限制。对一些难以治疗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术中标测室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然后切除或将其与周围心肌断离,对病变广泛者可行完全性右室离断术。对高危者,尤其是心脏停搏的幸存者,可植入埋藏式除颤器治疗,具有抗心动过速、过缓、心律转复和除颤多种功能。以上治疗无效,可行心脏移植。

  重点做好遗传学咨询工作和积极防治各种心肌炎症。

食疗
暂无

相关文章
暂无

系统维护中,请稍候...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上传图片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参见如何提问

匿名发表:
回答提醒:
选择提问人群:

    上传图片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治疗心得: 您发表点评将获得4积分奖励,点评被评为精华可获额外30积分。精华点评要求>>
    症状:
    治疗费用:

      推荐医生

        暂无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疾病

      太平洋网络通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