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母婴健康库 > 疾病库 > 儿科 > 小儿赖氏综合征 > 小儿赖氏综合征概述

小儿赖氏综合征
疾病 小儿赖氏综合征(别名:小儿病毒感染性脑病综合征,小儿肝脏脂质沉着症)
概述
赖氏综合征是急性进行性脑病。是病因未明的一种以急性脑病和肝脏脂肪变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
症状
检查
尿常规 颅脑CT检查 脑电图 血象检查

小儿赖氏综合征概述
概述

  赖氏综合征(Reyes syndrome,RS)是急性进行性脑病,又名脑病伴内脏脂肪变性、Reye综合征、病毒感染性脑病综合征、肝巨块性脂肪变性-急性脑病综合征、呕吐病、肝脏脂质沉着症等。本综合征是病因未明的一种以急性脑病和肝脏脂肪变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综合征,由澳大利亚小儿病理学家Reye等于1963年首先报道。Reye综合征是一种危重疾患,常在前驱病毒感染后出现急性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和惊厥等脑病症状。常伴有严重脑水肿,并出现肝功能异常和代谢紊乱。多数病例因严重颅内压增高及脑疝致死,或遗留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病注意在15岁一下小儿中发生,常见于2~16岁的儿童,婴幼儿,儿童均匀分布,偶见家族性病例。婴儿小于1岁者,如患本病则常有惊厥发生且多伴低血糖,呼吸暂停及过度换气。

  本病征病因和发病机制迄今不详,但已肯定与病毒感染和服用阿司匹林密切相关。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但均非惟一的原因。

  1、感染 病前常见病毒感染,表现为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致病原可能是流感病毒、水痘、副流感、肠道病毒、E-B病毒等。

  2、毒素 黄曲霉素、有机磷与有机氧等杀虫剂、污垢剂等污染食物或与其接触后,可出现与本病相同症状。

  3、药物 有较多的证据(如流行病学)认为,病儿在病毒感染时服用水杨酸盐(阿司匹林)者,以后发生本病的可能性大。现已证实它对线粒体有多方面的抑制作用。近年来在英、美等国家减少或停止应用水杨酸以后,本病的发生率已有所下降。此外,抗癫痫药物丙戊酸也可引起与瑞氏综合征相同的症状。

  最近有报道Reye综合征通常在患流感或水痘之后发生,倘若服用阿司匹林则发病率明显增加,两者有显著的相关性。美国亚特兰大流行控制中心已将与在水痘和流感时口服阿司匹林后引起的与Reye综合征同样的表现称之为“阿司匹林综合征”。美国阿司匹林制药公司和阿司匹林基本会于1985年起已在阿司匹林药瓶上贴上了关于患流感或水痘儿童服用前需经医师同意的警告标签,并删去流感作为阿司匹林适应证的字样。

  4、遗传代谢病 一部分患儿有家族史。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可引起瑞氏综合征的表现,有时称为瑞氏样综合征(Reye-like syndrome),例如全身性肉碱缺乏症,肝脏酶的功能损害与尿毒循环中的鸟氨酸转氨甲酰酶(OTC)及氨甲酰磷酸合成酶(CPS)缺乏引起的高氨血症等。随着遗传学技术的进步,将有更多的瑞氏综合征得出遗传代谢病的特异性诊断。

  上述各种原因还要通过身体内在的易感性方可发病。Lassick等认为,本病征是由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过度释放所引起。现知TNF系由因病毒感染、内毒素及吞噬细胞增多所激活的巨噬细胞所释放,采用非激素性抗炎症药物可使巨噬细胞释放出过高浓度的TNF。动脉实验提示幼年动物对TNF显得更为敏感,由此引起一种假说,即一些经阿司匹林治疗的特定年幼病儿中可使TNF释放增加从而导致Reye综合征的发生。 

  1、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以4个月到5岁期间发病较多,亦可见于任何年龄。典型RS呈“双相期”疾病特征。患儿常先有前驱期感染,如呼吸道或消化道的病毒感染症状,可伴低热、咳嗽、流涕、恶心、呕吐、腹泻等。接着出现性格的改变,但上述变化常被忽略,数天(有时此期极短)或2~3周后出现急性脑病和肝功能异常。随着病情的进展,呕吐剧烈而频繁,尤以1岁以下的患儿更为突出。3~7天后突发高烧、频繁呕吐、惊厥和意识障碍(昏睡或昏迷)等脑病症状。重症常有呼吸节律不整等中枢性呼吸衰竭症状,危重者可出现去皮质或去大脑强直。常伴循环紊乱、低血糖或腹泻等症状。常伴肝脏肿大,质地韧或硬,一般不伴黄疸。

  临床表现多随年龄而异,年长儿及少年发病时多频繁呕吐而少发热,婴儿期以发热,惊厥和呼吸衰竭为主要特点。呕吐可持续数天,主要是颅内压增高时脑干受刺激,24~48h精神状态发生改变,出现嗜睡及谵妄,可出现去皮质强直或去脑强直。

  呕吐物常为咖啡色,严重者可致脱水,酸中毒或电解质紊乱的症状,若不及时处理,病情继续发展可出现意识障碍的改变如嗜睡、定向障碍、记忆力丧失,甚至激动、幻觉、谵妄、木僵状态或昏迷。轻度或中度病例可以终止于此阶段而逐渐恢复,但大部分病例的病情更为恶化,出现颅内压增高的表现(如前囟饱满,呼吸快、深,过度换气)及脑部的症状。开始时出现弥漫性大脑皮质功能失调,继而出现脑干功能障碍,一侧瞳孔扩大或两侧不对称,最后两侧瞳孔散大。肢体呈去大脑样强直,肌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尚可有第Ⅲ、Ⅵ脑神经受损韵体征,进一步发展为四肢弛缓性瘫痪,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肌腱反射消失,心率先加快,以后变慢,血压降低,呼吸变慢,最终死亡。

  瑞氏综合征一般不伴有高热,神经系统局灶征和脑膜刺激征不明显。肝脏可有轻、中度肿大,但肝功能不全及黄疸均不明显。大部分病例在病程中可出现各种类型的抽搐。深度昏迷者均有胃肠道出血。晚期病例视盘水肿。亦可因心肌的传导系统受累而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功能不全,病程中偶可合并急性肾功能不全。合并急性胰腺炎时可伴有凝血机制障碍。

  各例的病情不一,轻重不等,轻症者或治疗及时者可在病的早期停止发展而逐渐恢复,严重者可在数天内甚至24h内死亡。

  2、分级 根据病程进展,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于1982年将RS分为6级,一般于1~2天内表情由0级进展至Ⅴ级,危重者多于起病后数天内死亡,重型RS来势凶猛,发展迅速,甚至在24h内死亡。存活者于病情好转后多在2~3天内恢复。特别是婴儿存活病倒中,脑病后遗症可占1/3~2/3,一般无肝脏后遗症。

     一、实验室检查:

  1、尿液检查 尿中可出现酮体,出现二羧酸。

  2、血象检查 白细胞总数明显升高,粒细胞占多数。

  3、血液检查 肝功能多异常,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肌酸磷酸激酶(CPK)值在病后明显上升,多于1周内恢复正常。疾病早期血氨明显增高,可升高达300µg/dl以上,亦于1周内恢复至正常血氨。凝血酶原降低。其他代谢紊乱表现血糖明显降低,胆固醇及总血脂下降,而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婴幼儿常出现低血糖。可出现低肉碱血症、低胆固醇血症、低脂蛋白血症和二羧酸血(尿)症,血清中出现二羧酸。部分患儿血乳酸、丙酮酸增高,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减低。

  4、肝活体组织检查 可发现典型的RS肝脏改变。

  5、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压力多明显增高,脑脊液常规检查大多正常,细胞数及蛋白质正常,如无低血糖,糖量也正常。低血糖明显者糖含量相应降低。部分患儿脑脊液乳酸及丙酮酸水平增高,线粒体酶复合体活性减低。

  二、其他辅助检查:

  1、脑电图检查 早期正常,2岁后均有异常,脑电图呈弥漫性脑病改变,见慢波增多,不规律的电活动等,也可有痫样放电(棘波),睡眠纺锤波消失等。背景波呈广泛高幅慢活动,脑电图变化程度与临床表现并非完全一致。

  2、脑CT、MRI检查 尚应做脑CT等检查,可发现脑水肿,中线移位等改变。示额叶萎缩、胼胝体发育不良、脑干变窄、脑室扩大。 

  迄今对RS的治疗尚乏特效疗法,应采取综合措施,主要靠加强护理和对症处理。本病征的治疗重点是抢救脑病和肝功能衰竭,与一般降颅压、保肝治疗措施相同,但不能用尿素降颅压。以病情监护以及重点是纠正代谢紊乱,维持内环境稳定、控制脑水肿和降颅内压、控制惊厥、控制低血糖、凝血障碍和加强护理等对症治疗为主。补充左卡尼汀可能有一定益处。

  1、纠正代谢紊乱 在一般支持疗法中,纠正营养不良、贫血和电解质紊乱。

  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注意防止低钙血症。

  纠正低血糖:低血糖必须及时纠正,静脉补入10%~20%葡萄糖,每天入量约1200~1600ml/m2,使血糖达200~300mg/dl。当血糖达到稍高于正常水平时,可加用胰岛素以减少游离脂肪酸。于葡萄糖补液中加入胰岛素(每4克葡萄糖加1U胰岛素),因胰岛素可以抑制脂蛋白解酯酶,阻止脂肪组织释放脂肪酸。

  应用维生素K:可预防出血和治疗低凝血酶原。

  大剂量维生素B6及镁制剂治疗效果不肯定,溴隐亭及纳洛酮使部分患儿临床症状有所好转。

  2、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维持脑的灌注压

  降颅内压:用渗透利尿药甘露醇静注,每次0.5~1.0mg/kg,开始每4~6小时1次。地塞米松可同时应用。血液渗透压应维持在315~320mOsm/L。

  维持正常血压:积极采取措施维持血压正常。以保证脑内灌注压在6.6kPa(50mmHg)以上。脑灌注压=平均动脉压-颅内压,如果脑灌注压过低,则引起脑缺氧,加重脑水肿。脑水肿时常须限制液体入量,但应适当,以免出现低血容量性低血压。

  监测血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以避免加重脑水肿。使PaO2在12~16kPa(90~120mmHg),PaCO2在2.67~4kPa(20~30mmHg),pH在7.5~7.6。

  其他降颅内压方法:其他降颅内压的方法亦可选择使用。如过度通气治疗,PaCO2降到4.67kPa(35mmHg)左右,使脑血管收缩,脑容积减小。同时需有脑电图监测和人工呼吸设施。

  有报道左卡尼汀可使患儿的某些症状得到改善,剂量100mg/(kg·d),可以试用。此药比较安全,少数患儿可有腹泻,减量可缓解,另外,由于本综合征患儿便秘常见,该作用也可使便秘得以改善。

  3、对症处理 控制惊厥,有惊厥发作的患儿,用止痉药物如地西泮(安定)等。合并癫痫者可用卡马西平控制发作。给予正规的抗癫痫药物治疗,可使部分患儿惊厥得到控制。

  4、降低血氨 常用新鲜血液交换输血或腹膜透析治疗早期病例以降低死亡率。口服新霉素、静脉滴注精氨酸可减少胃肠道产生更多的氨或降低血氨。

  5、护理 本病缺乏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为加强护理及对症治疗。注意保持气道通畅,保持适应的头高位但不可屈颈。正确记录出入量。体温应维持在37℃以下。气管切开的系带不可过紧以免阻碍脑的静脉还流。

  患儿月经来潮与其他正常女童相同,经期的卫生与护理给家庭带来了更大的负担。国外有给患儿注射甲羟孕酮(甲孕酮)或行激光子宫内膜切除术,以阻断月经,这些方法必须在妇产科医师指导下进行。

  治疗期间避免应用水杨酸盐、酚噻嗪类药物以免加剧脑及肝功能的损害。

  6、理疗,增加运动 通过理疗,肢体按摩,增加运动能力,锻炼防止肌无力及肌萎缩,减少肌肉、关节的变形、挛缩,协调平衡。部分患儿经过理疗,重新获得行走能力。听音乐、与患儿玩耍,可以增加患儿的注意力及交往能力。已有脊柱侧弯者,除物理矫正外,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效果,使躯体重新获得平衡,阻止脊柱的继续变形。 

  遗传性疾病的预防主要依靠遗传咨询与产前诊断,由于大部分该综合征病例为散发的,所以产前诊断的开展并不普遍。

  1、预防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性疾病,做好各种预防接种工作。

  2、慎用或停用某些药:病毒感染患儿应停服水杨酸盐,慎用抗癫痫药丙戊酸。

  3、避免各种毒素。

  4、做好遗传性疾病防治工作。

  • 系统维护中,请稍候...

  • 系统维护中,请稍候...

系统维护中,请稍候...

您的提问:
问题补充说明: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可上传图片问题说明越详细,回答也会越准确!参见如何提问

匿名发表:
回答提醒:
选择提问人群:

    上传图片

    如文字不能准确表达,在这里上传图片。上传图片要求,图片大小不可以超过2兆,格式限定为jpg、gif、bmp、png

    治疗心得: 您发表点评将获得4积分奖励,点评被评为精华可获额外30积分。精华点评要求>>
    症状:
    治疗费用:

      推荐医生

        暂无

      健康公开课

      疾病自诊

      • 太平洋亲子网“自诊小工具”,帮你看看得了什么病,快试试看! 立即自诊

      您浏览过的疾病

      太平洋网络通行证